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天地 > 武汉心理咨询(成年人)

五种方法提高你的智力

时间:2013/4/20 10:43:59|点击数:

经验说:智力是天生的,由基因决定。

实验说:智力并非是不可提高的,不用服用脑残片,不用听人忽悠,只要通过恰当的训练,说不定你也可以变成“谢耳朵”。

天才和凡人有什么差别?听听爱因斯坦怎么说:“人不能满足于实现简单的目标,人必须培养出一种本能,促使自己把任何事都用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对比爱因斯坦大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明白了差距在哪?“态度决定一切”,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除了他那颗超出常人的大脑,也一定也和他的态度有关。

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神经学专家,但轻易忽视这位天才的任何建议,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愚蠢。现在人们已经从科学上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直觉——天才源自于对事情尽善尽美的要求——就像戴姆勒先生在那个特二的广告(这里就不贴了)里说的:“the best or nothing。”

传统的看法是,人类不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提高智力,智力只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我们出生时就已经定型了,日后可能会因为毒奶粉毒猪肉越变越蠢,但想变聪明就不大可能。古往今来一直有很多致力于通过后天训练提高人的智力的伟大研究,但可惜效果都十分有限。很多训练的确可以让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但这种提高往往只是暂时的,训练终止后一段时间后,这些人的智力又会回到之前的水准。这说明,这些训练并不会真正提高人的智力水平,至少无法形成长期持续的效果。

现在看来,这种结论也未必正确。

从事现在的研究以前,我(原文作者)曾经是一名行为治疗师(Behavior Therapist),负责对一些患有自闭症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的儿童进行治疗。这些儿童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认知能力缺陷,我的工作就是使用各种治疗方法对付这些缺陷,使他们的智力尽可能达到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水平。

我最开始接手的病例中,有一个患非典型自闭症(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elays-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的男孩。治疗开始前,他的智力测试结果只是刚过80,接近智力低下的标准。随后我对他进行了为期3年一对一的全面治疗,通过各种方式对他的阅读、数学、表达、社交、学习技能等内容进行训练后,重新测试他的智力。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治疗结束后的测试显示,这位男孩的智力超过了100,这已经超过了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准,要知道,这还是发生在一个过去患有自闭症的男孩身上!也许这还达不到天才的地步,但是智力已经把那些满嘴放炮的网络脑残甩出几条街了。

在我多年的行为治疗师生涯中,除了这名男孩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儿童通过治疗,智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不是变魔法,更不是使用药物,能使这些患有严重学习障碍的儿童取得如此显著的进步,那么普通人或者正常的儿童是不是可能做出相同甚至更大的进步呢?

通过对工作记忆的训练提高流体智力
2008年,苏珊娜·贾基(Susanne M. Jaeggi), 马丁·博史库尔(Martin Buschkuehl), 约翰·乔耐德(John Jonides), 与 华特尔·派里格(Walter J. Perrig) 发表了一篇名为《通过对工作记忆的训练提高流体智力》(Improving Fluid Intelligence with Training on Working Memory)的论文,结果令人振奋。这项研究扭转了过去人们对智力的认识,它第一次证明,智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他们用的是什么奇特的方法呢?

贾基等人主要使用的训练方法叫做dual n-back任务,其核心内容是高强度、多方式地训练工作记忆。训练结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了解他们取得进步的情况。和大部分的训练一样,在训练结束后,实验对象在各自训练内容上的测试分数得到了提高。然而贾基的研究更进了一步,他们想弄清在某一项能力上的提高能否转化为在其他能力上的进步,以此表明之前的训练能使受试者的智力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结果显示,在训练结束后,这些被测试者的确能将训练的成果转移到其他与原本训练毫不相干的测试中,这真是一项重大发现。

什么是智力?
扯了这么多,有一件事大家可能还没完全明白:到底什么是“智力”?

我们这里说的智力并不是计算于你脑中收集了多少信息、学习到多少知识,这些我们都称之为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相反,这里的智力是指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与晶体智力相对应,称之为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智力的提高,是指流体智力的提高,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脑子里装的知识量(晶体智力),更要提高大脑的容量,增加自己的学习能力(流体智力),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此反复。

贾基等人的论文中提到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影响智力的重要因素。就像发动机对于汽车一样,工作记忆运转的好坏与智力的高低关系密切,只有工作记忆这台发动机最大化的发挥性能,大脑这部汽车才会跑的最快。

就此,我们可以得四条重要结论:

流体智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你并不需要完成一整套庞大的训练计划就能达到提高智力的效果,智力训练就像吃维生素片一样,吃多少补多少,你练得越多,提高的就越多。
不管是中国男足还是抢盐先锋,只要训练得当,任何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
幸运的是,你并不需要通过做完堆积如山的训练题海才能达到目标。
如何提高智力?
现在开始讲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何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智力?

上文中提到的贾基等人的研究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所使用的训练方法——Dual n-back任务的奇佳效果。它用大量不同的信息交替刺激我们的大脑(例如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的交替),要求我们集中注意关注其中的关键信息而忽略掉无关信息,以大量的信息轰炸来训练大脑同时进行多任务处理的能力。而那些信息的内容也千变万化,就算你有身经百战的考试经验,也无法投机取巧找到任何捷径。现在电脑CPU早就N核了,你的大脑也应该具备多任务处理的功能,提高综合认知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会做那几个题。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Dual n-back任务会受到一些限制。比如训练的课程是一定的,没有足够多的内容给我们练上几年,而且大多数人也没有时间去训练中心每天练习。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适用于日常生活,并且可以长期进行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智力。

考虑到以上情况,我研究出五条武林秘籍供大家参考:

体验新鲜事物
挑战自己
有创造力的思考
生活中,多玩“hard”模式
多与他人进行交流
先别着急露出失望的表情。这几条建议各位读者一定早就听腻了,什么创业心得、职场宝典、心灵鸡汤之类的地毯读物天天靠讲这些唬人。但果壳网得说,上述五条确实有效。

有创造力地思考
当我们在此谈论“创造力”,不是去搞艺术。所谓“有创造力的思考”的核心和之前讲过的“ 体验新鲜事物 ”一样,如果你碰到的不是新鲜事物,就换个思考角度,寻找新的想法。

人们普遍认为,“创造力”只和人的右脑有关,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创造力需要发散思维,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寻找关联,从常规角度和非常规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完成这些,需要左脑和右脑的共同协调作用。

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前院长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博士数年前在波士顿成立了PACE(Psychology of Abilities, Competencies, and Expertise)中心,斯滕伯格博士想发现影响智商的主要因素,同时寻找能适用于学校教学的提高学生智商的方法。他进行了一项叫做“彩虹计划(The Rainbow Project)”的研究,在“彩虹计划”中,他发明了一套用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及针对相应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测试。例如,一道创新能力测试题是:给学生看一幅漫画,然后让学生给漫画加上字幕。而应用能力测试题可能是:给学生看一部电影,讲一个学生去参加一个全是陌生人的派对,问这个学生该怎么办?

斯滕伯格博士想知道通过对创造力的教学,能否使学生在该科目学的更好,提高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能否通过学习的内容举一反三,在其他的科目也取得进步。 他通过不断变换教学和考试内容,来避免应试化的教学,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不管是在创新能力还是传统的应用能力上,那些进行了创造力教学的学生在分数上都高于那些进行普通教学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即使是在完全不同的一项测试中,他们都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生活中,多玩“hard”模式
前面讲过,“效率”对于大脑的智力提升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儿。人类身上有一种共有的优良品质叫做“懒惰”。多数人都宁愿搭电梯而不是走楼梯,和身体一样,我们的大脑也有偷懒的恶习,这不利于大脑的智力发展。而我们身边的大部分玩意儿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而创造的。这些发明让生活越来越简单,同样的,这对大脑不好。就拿GPS来说吧,这的确是个好玩意,谁用谁知道。对于像作者我这样的路痴来说,越依赖 GPS 这掌中神器,自己的方向感就越弱,没有GPS,走到哪儿都像进入了迷宫,生活越方便,大脑越退化。

为了不让自己的大脑退化,就得主动给自己困难。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打游戏玩“easy”模式有什么意思?!为了挑战“hard”模式,我扔掉了GPS。实话说,在开始的那段日子里,真是悲催死了。当时我找了一份新工作,需要在波士顿的大街小巷里穿梭。一开始,没有GPS如同失去左膀右臂,我创下连续4周每天上班迟到的纪录,差点丢了工作。但慢慢的,我逼自己开始用脑子和地图辨别方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能够用脑子而不是GPS记得波士顿的路了。当我终于能给一个外地来的朋友做导游,并且仅仅通过酒店名和大概位置就找到了他下榻酒店的具体位置时,我简直比能上春晚还高兴,我终于可以从路痴学校顺利毕业了。

我无意诋毁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进步,科技确实让人生活的更方便快捷、更有效率。但人却可能变成科技的牺牲品。开车当然比走路更快更省力,但是如果去哪儿都开车,一步路都不肯走,对身体是不利的。长期开车不锻炼的后果就是,肌肉越来越萎缩,体型越来越膨胀,身体健康也会亮起红灯。身体需要锻炼,大脑同样需要锻炼。要让大脑经常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训练推理能力、逻辑能力、空间想象力、认知能力。放弃那些让事情变得容易的玩意儿,要玩就玩hard模式,才能最大化的利于我们智力的发展。就像运动员要绑着沙袋训练加大难度,才能最大化的提高身体素质。

看到朋友玩游戏选择“esay”模式时,我们会轻蔑的一笑,然后优雅地在自己屏幕上选择“very hard”,一股智商上的优越感便油然而生。且不说这行为是不是真靠谱(“very hard”模式可不是人人都拿得下的),但在生活中,我们确实不该把难度设置的太简单,起码得是个“hard”吧,身体和大脑都需要通过锻炼来保持健康。如果走多近都开车,去哪儿都用GPS,不仅增大了你的屁股和腰围,你的大脑也会缩水。果壳网不建议各位同学考试时裸考,但如果你想熟悉周边街区的地形,提高方向感,不再做路痴,可以先试着“裸奔”看看。

多与他人进行沟通
这里是提高智力秘籍第五条:多与他人沟通。虽然这是最后一条,但实际上,如果你能完全做到前面四点,就一定要与人沟通了。

经常上“非死不可”或“围脖”或者和人面对面交流,便经常有机会接触到新的环境、新的人和事。多和人打交道,不仅有利于事业上的发展(实际上,很多人把这个作为社交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可以让你有机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包括从他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也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学习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了解有意义的、独特的信息,因此和他人的交流是就是最好的学习手段。

作家史蒂芬•约翰逊(Steven Johnson)在他的作品《灵感从哪儿来》(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中阐述了团队合作和与社交对于产生一个绝妙点子的重要性。如果你在寻找灵感,寻找新的想法,多与他人交流就对了。

社交的好处还在于,如果你能从别人那儿得到新的灵感,新的观察问题的角度,别人也可以通过社交获得同样的收获。一堆人聚在一起吹牛打嗝,灵感来者有份,你们未必可以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一致团结起来力量大,但对于参与的每个人来说,头脑的收获起码可以让一晚的啤酒钱回本儿了!

回想之前作者提到曾经对自闭症障碍儿童的治疗,治疗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巧合或是什么奇迹,而是因为这些治疗方法实际上就包括了以上提到的这五条。传统的治疗往往拘泥于一些死板的理论,而我们所进行的治疗则是采用多种方式。我们对这些儿童进行创造性的训练,对他们进行高难度的挑战。看起来我们的要求超出了孩子们的能力范围,但是最后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不断达到这些要求。这使我认识到,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奇迹是可以实现的。

回想那些小时候被诊断“智力低下”但长大后仍然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往往被我们拿来当做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智商更重要的例子,但现在我们也许可以说,爱迪生这样的人也是天才,不过他是后天的。

本文来源:专业期刊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