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困难
时间:2016/9/13 9:37:45|点击数:
睡眠困难是指小儿不能及时入睡或入睡后不能持续地整夜睡眠。睡眠困难多见于婴幼儿,发生率可达8%~20%,男女发生率相近。小儿由于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睡眠差,不列在此病内。睡眠困难主要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安、夜啼、夜间摇头等。
睡眠困难的原因
1.抚育不当
新生儿出生时大脑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其正常的睡眠节律尚未形成,若抚育方法不当使小儿的睡眠节律受到影响,则容易出现睡眠困难。比如抱着入睡、摇动入睡、吃奶入睡以及对睡眠过程的短暂觉醒,过分关注等均可导致睡眠困难。晚饭过饱、蛋白质摄入过多也可影响睡眠。
2.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延迟,均能使小儿难于建立正常的睡眠节律。主要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有围产期损伤的小儿。
3.个性气质因素
部分小儿具有特殊的个性气质类型,其适应性和节律性差,难于建立睡眠节律。此特征与遗传有关。
4.社会心理因素
家庭成员中的矛盾冲突、父母不合、与父母分离以及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均可引起小儿的睡眠困难。应激性生活事件如改变居住环境,旅行、生病等亦可造成睡眠困难。另外,就寝时间无规律、过度兴奋、睡前受惊吓等也是常见原因。
5.身体原因
小婴儿的睡眠困难常与身体不适有关,如饥饿、口渴、室温不适合、衣裤太紧、尿布潮湿等因素。肠痉挛容易引起小儿夜间哭闹、睡眠差。
编辑本段
表现的特征
1.入睡困难
表现为睡前辗转反侧,不能及时入睡。有人统计3岁的小儿中有12.5%发生入睡困难。这种情况多数是暂时的,只要及时去除诱因,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就能恢复正常。
2.睡眠不安
表现为睡眠不深,易醒,部分小儿醒后伴哭闹。多数婴儿能在夜间睡眠5小时以上,部分小儿虽有短暂觉醒,但能很快入睡,若觉醒频繁并伴有哭闹不安则属异常。
3.夜啼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正处于睡眠习惯的形成阶段.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常因白天睡眠太多,以至晚上睡眠时间减少而清醒时间较多,所以经常出现夜间哭闹现象——夜啼。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建立起正常的生活节律,夜间哭闹次数会减少,持续的时间会缩短,最后不再出现夜间哭闹。小儿夜啼应与某些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哭闹相鉴别,小儿夜啼一般表现为哭声有力,除哭闹外其他均正常,如不发热、吸奶有力、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无异常等。
4.夜间摇头
表现为睡眠中有规律的头部动作,如点头、左右摇摆、以手拍击头、以头撞击床板等。有时动作迅速而剧烈,可以发出很大响声,令人担心。多发生在1岁以内,1岁以后显著减少。
本文来源:心理百科